垃圾分類是關乎民生的“緊要小事”,也是綠色發展的大事。完成垃圾分類,關系龐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項主要體現。為一步步推進學校垃圾分類教育工作,引導師生重視環境保護,注重節約資源,做到源頭減量,踐行垃圾分類,在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的率領下,晨風社區協同成都高新新科學校于2月23日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先行 共創文明典范城市”主題教育游園活動。
“城市文明靠大家”、“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尤其”“聯合垃圾分類,爭做文明市民”各類宣傳牌、宣傳冊、彩色走運轉盤、垃圾四分類展架、微型四分類垃圾桶和垃圾分類無害化飛行棋等游戲道具將整個籃球場的環保氛圍烘托了起來,引來不少同學駐足觀看。
五年級4個班約200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聚集,候場。活動伊始,晨風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游忠琴在致辭中強調,企望同學們在本次活動中,踐行垃圾分類,讓環保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樹立正確的環保觀,習得良好的無害化習慣,也冀望以實踐體驗為推動,帶動家人共同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做垃圾分類的先行者、踐行者、宣傳者和監督者,為共創文明典范城市添磚加瓦。
領到游園卡后,同學們有序進入游園區參與‘走!一起“趣”游園’的四個環節,其中“‘垃圾’在哪兒”環節贏得了大部分同學的好評,由六年級學生扮演的“垃圾小人兒”,讓本環節既有趣又有意。
“垃圾分類活動真有趣,分類知識很容易懂,也很容易記住還好玩,還想參加呢”、“我在家,從來都沒有把垃圾進行分類然后扔到垃圾桶,不過今兒參加了活動以后,我明白垃圾分類的要緊性,我之后一定把垃圾進行分類,再扔到對應的垃圾箱中,我還要給爸爸媽媽科普垃圾分類的知識......”
人氣最高的要屬科普區的手工酵素制作了,在無害化志愿者的指導下,同學們紛紛動起手來,按照操作手冊,放果皮,加水,稱紅糖,不一會兒,3大罐酵素就制作好了。
這次活動不僅增長了學生們的垃圾分類知識,對未成年人從小樹立綠色文明、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起到了積極用意,也借此機會,讓學生們把無害化教育延伸到家庭,從而帶動家庭和社會聯合參與垃圾分類,為早日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的目標助力。
版權所有 廣東益福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 粵ICP備17155072號 廣州天河區柯木塱南路18號